2023年西安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03月22 2024

2023年,在国家相关利好政策大力扶持下装配式建筑行业迎来了高速稳定发展阶段,尤其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国家层面系列指导性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建筑业是重要的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全面落实新时期建筑业发展方针,深化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构建诚信守法、公平竞争、追求品质的市场环境,要大力推进建筑业科技进步,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推动装配式建筑、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的协同发展。系列指导性政策的出台已形成了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联动发力的系列政策“组合拳”,将为下一步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发展支撑。

1、2023年西安市建筑业产业发展现状

2023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9.6%,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企业数增长12.4%,签订合同额增长11.3%,其中,全年新签合同额增长11.0%。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推进方面,2023年,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401个,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721.11万㎡,占新建建筑比例约达到了40.03%,超额完成了西安市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建设任务要求的35%目标任务。全年竣工绿色建筑项目395个,面积达到了2793.56万平方米,占竣工项目面积96.9%。

2、2023年西安市装配式建筑构件

生产行业发展现状

经西安市建筑节能协会对全市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进行系统性调研,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覆盖全市周边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约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以陕西建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陕西投资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陕西中天建筑工业有限公司、西安建构实业有限公司、陕西凝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一筑工(西安)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市政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安居未来建设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天力恒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为代表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已基本形成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产业集群。

据统计,2023年西安市及周边辐射范围内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年设计产能共计约350万m³,全年实际产能释放共计约73万m³,企业产值总计约213799万元。经分析,同比2022年,西安市周边辐射范围内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年设计产能约增加57%,实际产能释放约增加10%,主要构件产品销售价格因受建筑业下行影响、技术更迭及业内同质竞争压力等因素,整体呈稳微降趋势。

3、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装配式建筑是最契合“碳中和、碳达峰”理念的绿色建造方式,是全面符合国家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是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既是促进建筑业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发展,也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生产、建造环节污染与资源浪费,更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十四五期间,建筑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除了要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还要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大力推广应用工程建设总承包管理模式(EPC)、绿色建材、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

从宏观发展政策来看,中省市相继出台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政策,形成了一定的政策红利聚焦,同时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发展目标,多方利好装配式建筑的持续健康发展。2023年全国各省市纷纷出台装配式建筑推广政策和目标,装配式的相关顶层政策框架持续添砖加瓦,政策面逐步走向更加具体、明确。陕西省、西安市相继出台相关系列政策,2023年4月,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3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全省装配式建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陕西省“十四五”期间,要结合城乡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任务要求,结合地域特点整体规划、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单体装配率不低于50%)。西安市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印发了《西安市智能建造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明确: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健全西安市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技术规范体系,培育发展一批国家级智能建造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建筑施工、勘察设计、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配套企业,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为促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23年5月,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以大力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到2035年,城乡建设全面实现绿色发展,城乡生态环境和品质明显提升,城乡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碳达峰后稳中有降,人居环境更加美好,美丽西安建设目标基本实现。2023年6月,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了《关于加强过程监管促进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要从严组织装配式建筑技术评审、加强施工图设计审查监管、依法落实告知承诺制,加强施工过程的核查监管,旨在进一步加强全市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过程监管,确保项目建设落地落实,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有序发展。2023年7月,西安市建筑节能协会发布《西安市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行业自律公约》,同时编制了《西安市装配式建筑预制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办法》,旨在进一步引导全市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履行守法、诚信的社会责任,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全市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全市装配式建筑产业良好发展态势,为全市装配式建筑产业稳步、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宏观形势发展来看,随着政策转向稳增长后,投资快速回暖,传统基建模式的退潮,房地产市场持续波动的形势下,建筑业的景气度有所下降。2023年,全市建筑业承压奋进、难中求成、逆势上扬形式,调研中发现建筑业及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相关企业普遍普遍挑战,如企业资金链承压、负债率增高、回款周期长、生产趋缓、市场活力不足、投资大回报缓、技术创新程度不高等普遍问题。2023年12月21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2024年的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重点抓好4大板块18个方面工作。提出:要深化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在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上下功夫,努力为全社会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要大力发展新型建造方式,稳步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抓好智能建造城市试点,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建筑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使命责任,为行业发展坚定了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也强化了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建筑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趋势和支撑。

4、目前全市装配式建筑发展

存在主要问题

1、标准制度不够健全

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建设管理过程中,监督管理部门、建设责任主体单位等在生产、检验检测、施工、验收、交付等环节中因受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依据不足,导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装配式建筑模式的优势发挥。同时,装配式建筑领域的技术创新速度较快,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导致标准化程度相对滞后,难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2、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目前,由于各建筑项目的需求各不相同,各项目都有其独特的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导致产品差异化较大,标准化程度较低,通用化程度不高,构件生产流水线生产优势无法发挥,产能释放率低,成本造价高等。

3、构件生产行业进入门槛较低

介于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下,产业发展红利不断涌现,构件生产企业快速发展,但现阶段预制构件行业无资质要求,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且区域性较强,产业集中度较低,生产企业出现“小、散、乱”的问题存在,直接导致市场竞争乱象频频,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4、智能建造程度还不够高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建筑信息模型(BIM)虽有一定的研发和实践,但总体上推进缓慢,基本还停留在设计或模拟、展示层面,缺少对设计、生产、物流、施工全产业链的统筹应用。多数行业企业仅为粗放式生产、施工模式,未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智能化总体水平偏低。

5、对西安市装配式建筑行业

发展的建议意见

1、健全全过程的管理监管体系

装配式建筑从生产到施工跨越多个领域,较容易出现监管空白,从监督管理部门、建设责任主体单位等应考虑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监管手段,建立装配式建筑生产、运输、施工、验收等全环节的信息化监管,尽可能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和监管要求,实现对产品和建造过程的追溯和全过程监控。

2、形成产业链协同提升标准化程度

出台鼓励和引导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政策,鼓励标准化、模块化、模数化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等标准、政策,提高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效率,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3、设立构件生产企业准入评价机制

为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杜绝构件生产鱼目混珠、市场恶性竞争乱象,通过设立行业准入评价机制,强化信用评价体系,有效地筛选出具备实力和信誉的构件生产企业,保障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助力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可借鉴北上广深等先进省份对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管理模式,开展对质量信用评级达标的企业进行定期采集和发布构件生产企业产能、排产计划和复产信息,向生产企业推送全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工程信息,利用市场手段加强供需引导,全力做好构件供应协调工作。

4、强化智能建造技术水平

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力,收集和分析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包括设计、生产、施工和运维等阶段,为优化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强化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正向设计能力,全面统筹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验收、运维等全过程,并利用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技术手段,实现部品部件的自动化生产和加工,实现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来源:西安建筑节能

绿色节能建材:岩棉板   橡塑板    挤塑板    聚氨酯板

联系我们